点击↑上方卡片关注我们↑
在看似平静的金融市场中,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。最近发生的四件事,虽然表面看似毫无关联,但实则背后紧密相连,共同描绘出一幅债务压力山大的图景。
01
首先,连大银行也开始急招催债人了。
5月29日,微众银行宣布高薪聘请催债人员。
紧接着5月31日,湖南三湘银行也在全国范围内寻求“高级催收管理人才”和“高级电催人才”。
三湘银行在招聘中提出的任职资格包括:拥有大学本科或更高学位,专业领域为金融、法律、财务、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者将获优先考虑。应聘者需展示至少五年在金融或信贷行业的催收工作经验。
图/三湘银行官方企业文化号三湘潮
华夏银行零售信贷部贷后催收管理岗门槛则更高,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金融、管理、经济、数学、统计等相关专业,且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,职责包括内催运营管理与委外运营管理。
6月6日,光大银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。光大银行的逾期贷款额已经飙升至737亿,而它的业绩已经连续两年不尽人意,营收和利润双双步入负增长。
过去,银行习惯于将催收工作外包给第三方,佣金高达20-40%。
但现在,银行似乎更倾向于内部解决,以降低成本。有第三方催收人士透露,内部催收的成本要低得多。
然而,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,认为银行宁愿花百分之三十催债,也不愿意减免罚息。
更令人深思的是,四大行的逾期贷款增速惊人。
建行、工行、农行、中行的逾期贷款额分别高达2658.56亿、3304.24亿、2445.30亿和2106.29亿,增速分别达到21.5%、16.33%、14.89%和9.64%。
这样的增速,即便是在这些巨头银行中,也显得格外突出。
02
第二件事,是银行对房贷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。
现在,你不还房贷,银行不仅不敢轻易算违约,没收房产,甚至还要想方设法哄着借款人。
有的银行提出只还本金即可,有的允许借款人每月还一点。
甚至有行长亲自出马,帮助借款人以贷养贷。
据说,因为抵押房源过多,法院都不愿意轻易法拍,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拍不出去,连法拍都有了限额。
银行在处理"断供房"问题上的策略调整,业界普遍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:
第一种观点认为,银行之所以不急于收回"断供房",主要是出于对"去库存"政策的支持。对银行来说,只要房贷能够持续支付,哪怕金额有所减少,房产就不至于被认定为"断供",从而避免了被拍卖的风险。这种做法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,防止因低价拍卖而引发的市场冲击,同时也有利于新房市场的库存消化......
第二种观点则认为,银行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,实际上是因为"断供"现象过于普遍,导致银行应接不暇。并非银行不想收回"断供房",而是由于之前收回的房产已经形成了"库存积压",银行在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这种权宜之计。
03
第三件事,是银行开始主动降低门槛,无论是经营贷、存量贷还是新房贷,都开始实行先息后本的政策。
近日,包括平安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先后推出房贷“先息后本”还款业务。总体来看,市场上“先息后本”的主流方案为,“先息”期数24~60期,贷款人仅需偿还利息,偿息期过后,则需在剩余贷款期限内按期偿清余下贷款。有银行表示,此举是为了降低房贷客户的还款压力,每月最低可以只还1元本金。
这是一场负债大转移的游戏,银行试图通过调整政策,让更多的人背上杠杆,承担债务。
04
最后一件事,更是让人瞠目结舌。在上海,部分银行对1000万以下的房贷申请,竟然无需流水证明,银行秒批!
试问!在今天的中国,除了买房!
你几乎找不到任何途径,任何人!
能够借到如此低利率、无需流水证明的巨款。
这四件事,看似无关,实则紧密相连,共同反映出当前金融市场的债务压力。银行的这些新动作,究竟是应对之策,还是饮鸩止渴?
我们拭目以待,但也要保持警惕,理性分析,审慎决策。
欢迎大家在右下角留下自己的看法,欢迎投稿爆料!》近期爆文▶ 省属国资百亿房企,也发不出工资了,全体管理人员待岗2年!
▶ 惊爆!深圳某老牌地产公司全员被裁!3小时内全部开除!裁员的深圳速度!
▶ 碧桂园、万科、融创、雅居乐、龙湖、龙光等13欠债房企以106套房产抵债,这家上市公司被迫“债务重组”!
▶ 碧桂园翡翠世家被投诉“不交房”,碧桂园总部消极,“保交楼”成空谈?
▶ 恒大前总裁夏海钧5折出售香港豪宅!1.56亿港元买入,8200万港元卖,巨亏7400万港元!
▶ 震惊!15个城市,贝壳屏蔽二手房成交价!买房价格靠“盲猜”?